植物界小可爱成萌宠,ldquo多肉
点击多肉植物汇;爱生活就要多肉 来源于网络 编辑:多肉植物汇 互联网时代生活节奏快,时常令人身心疲累。忙里偷闲,都市人喜欢养猫养狗等。也有人爱养植物,阳台上种满了盆盆罐罐。 要说最近流行的植物品种,那无疑是“多肉”!虽为植物,那胖嘟嘟的小可爱,已跻身“萌宠”之列! 爱逛花鸟市场的小伙伴会发现,前几年多肉类植物还难得一见。偶尔有个人卖,也不过是仙人球、玻璃翠等常见品种。 而现在去市场,你会发现多肉摊档一字排开,各种品种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在街头或商场内,专门卖多肉的花店也不少。在互联网上多肉店更是成千上万。各地多肉植物展也多起来了。 最近几年,也不知是从哪天开始,多肉在我们身边逐渐流行。在家庭,在办公室,在花园,多肉栽培几乎随处可见。 “花友们”的相互交流成为网络话题,周末“淘宝”成为风尚,更有不少“肉痴”为寻觅稀罕品种,飞到日本、韩国淘货。 多肉植物为何如此疯狂?这还要从此类物种本身说起。 多肉在植物界中属于一个特殊品类,它们的共同点是,植株的茎、叶或根进化成了能储存水分和营养的器官,因此肥厚多汁,胖乎乎的,显得格外可爱! 尤其是,多肉有许多独特之处,也正是它能“疯狂”起来的资本。本文挂一漏万只说最突出的几点。 首先是多肉耐旱,称得上是“懒人植物”。 都市人忙里偷闲养点绿植,是为修身养性,自然大多不是专业人士,因此选择品种时“好养”很重要。多肉植物大多原生于干旱地区,或一年中有旱季的地区,因此它进化出了特殊的本领,数月、甚至半年不下雨也干不死。 购买多肉时,热心的店家也会提醒你,“半月浇一次水即可”。 讲点糗事:本人陆续养多肉植物多年,几次失败都是不小心浇多了水,从来没有一棵是干死的。 常想起小时候农村的土墙上生长的仙人掌,一个多月不下雨、泥土干透了仍一片绿色。偶尔一降雨后,满眼嫩绿。且每到花开时节,黄花红花一大片,娇艳无比! 其次,一般植物是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与之不同,多肉是在晚上进行。 多肉在干旱环境中求生存,茎叶表面的气孔稀少,还被着角质层,水分不易散失。且为了降低高温环境的蒸腾作用,多肉白天气孔关闭,晚上才张开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这对于追求健康养生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室内窗台上养几盆,且不论对健康的作用具体有多大,单单有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都足以让它很受宠! 对多肉的这一特点,科学家做过对比验证:一株玉米一天失水3~4升,而一株树木状的大仙人掌一天只失水25毫升。 仙人掌科的最小品种松露玉是气孔最少的植物,可以在干旱季节形成一种近乎死亡的状态,各种生理活动近乎停滞! 还有,多肉植物大多生长缓慢,因此养多肉不像养猫狗那样天天要做“铲屎君”。 多肉买回来放在案头,你累的时候看看它,养心养眼;忙时忘了它也没关系,想起来时它还在那里,还是那么萌哒哒的样子! 另外,多肉植物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易成活。 它们的汁液呈乳汁状或粘液状,细胞液浓度较高,受伤处很快结成膜,防止水分散失,也避免病菌感染。这一点在栽培上的表现是,随便摘一片茎叶插在土里就能成活,并长成新的植株。 有这些特点,加上它的样子胖胖的、萌萌的,且花色丰富、娇艳,但凡见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因此在国人逐渐“有钱”、“有闲”,且追求生活品味之后,多肉备受追捧也就成了自然的事! 多肉植物粉丝多,其中也有一些“铁粉”,他们不满足于普通品种,刻意追求高端。而有需求就有市场,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罕见品类被引入国内,甚至有些濒危物种也被走私入境。 物以稀为贵,价格也被炒得很高,动则过万,甚至几十万。它们无疑是多肉界的“贵族”! 最近就有海关一次查获龟甲牡丹、乌羽玉、花笼等濒危多肉余株。 其中的龟甲牡丹,原产于北美荒野地带,外形奇特,花朵娇艳,繁殖困难,且生长速度缓慢,一株球体长到巴掌那么大,至少要长年,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属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物品。 对于一般多肉爱好者来说,最好还是不要追求高端。就花几块小钱买一盆小可爱,养好了开心,没养好也不太伤心。 动则上万的稀有品种,甚至濒危物种,一旦养不好心理压力好大,甚至感觉罪莫大焉。如果碰上是走私货,一不小心还成了违法者的帮凶! 所以,你若不是追求投资收益的专业人士,还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为好。 这样,多肉的可爱之处被最大化,也算得其真意,让业余爱好真正为你的生活增光添彩! (最后,再欣赏几张多肉萌图。) 肉友们别忘了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比赛哦~ ▼ 爱多肉爱生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langl.com/xrzfz/2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肉品种简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