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攝影書店SHELL參展攝影書全公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290.html HAKUCHI×三影堂 1 ·張欣 ·日常儀式 吃喝穿戴的各種物品,它們是否有其陌生又崇高的一面?為了挖掘這一面,我分別將兩個家庭中的日常用品進行重新組織,在它們之間建立一種儀式,從而使它們被賦予新的意義。這本書將以圖像的方式,向大家呈現此次日常儀式的過程和結果。 我參考了宗教儀式中圓的形式,對兩個家庭中的日常用品進行重新構建與組織。它們本來稀鬆平常,卻因為這次的繞行儀式產生了新的意義。作品主要以書的方式呈現。書的前半段為其中一個家庭,書的後半段是另一個家庭。無論是本書的設計,還是內容中圖像的創作,皆圍繞「日常中的非常」來展開。 2 ·張一格 ·MichigantheSea 「密歇根海」項目始於我在芝加哥疫情期間的攝影和寫作。詩不是利用已被廣泛接受的功能性語言來被「閱讀」,它更像是被「感知」,正如我們消化一幅圖像。它可以是功能性的,但同時具有去語境的詩意:一種複數的觀看過程,我們因天性而遁入其中。 3 ·仙人掌詩人在亂叫 ·「仙人掌詩人在亂叫」zine系列 仙人掌詩人在亂叫(howlingcactus)是來自於湖南長沙的攝影自出版小組,誕生於年,三位影像詩歌愛好者聚集在了一起,以獨立攝影書自出版為出發點進行創作;我們迷戀傳統攝影工藝所誕生的圖像,和攝影和詩歌之間曖昧不清的聯繫,我們選擇用詩歌的形式來編纂圖像,又用圖像來代替語言傳遞詩歌,圖片或許本身即是詞彙,一張張照片會構成話語,最終形成詩歌。 4 ·阮嘉沁 ·IA 記錄暑假與父親前往美國生活的攝影集『IA』,是我在全新未知世界利用全身的感官,腦、心、肺等器官體驗來完成的攝影作品,其中包括八小本由「A」「M」「E」「R」「I」「C」「A」「N」拼寫字母組成的攝影本和「心潮」以及「目錄」 5 ·尹相啟 ·Inversionofthedaily日倒置 『Inversionofthedaily』是一本用碎片化符號堆砌的圖片冊,以圖片為主要的載體映射平凡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關係,紋理,結構。通過將這些平凡的畫面的切割重組,得到一個屬於我們所有人的顛倒日常。 6 ·莫茹杰 ·Visceral 這組名為Visceral的作品,從定義上代表了一種即時性的情緒,感官性的湧現。Visceral來自於拉丁語Viscera,意指心臟周圍的重要器官。在腦科學尚未成熟的時代,那種強烈的深度感受被歸結於「內臟的潮汐」,偶然與自然共存,跳過了常識與邏輯,卻被微小的日常邀請著——我無法不對它們作出回應。當我的視覺變成動作,「捕捉」它們,它們作為事物仍自在於空間,但於我的「眼端」留下映像和事物無關,並成為我想象的肉質——維度開始鬆弛,空間變為相對,由此派生的相似性也是潮汐的因果。我並沒有思考,我只是在用身體的「覺」在回應自然,「知」是思維追上了情感,成其名相。 7 ·錢韻帆 ·我沉默的朋友 8 ·肖語涵 ·溯 赫拉克利特說,宇宙是一種不滅的火,火不斷地轉化為事物,而事物又不斷地再次轉化為火,此後來被稱為變化哲學。他表達了自己對變化的看法:「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東西比作河流,聲稱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當一個人第二次進入這條河時,流動的是新的水流。赫拉克利特總結了他關於動態變化的觀點,宇宙中沒有什麼是絕對靜止不變的;一切都在運動和變化中。 我用不同的相機,不同的鏡頭,不同的膠片,不同的時間段拍攝同一條河流——長江,從上海到青海,逆流而上。受『絲路山水地圖』的啓發,融合山水畫和地圖,正面照片翻過來可以對應每一個地名。 9 ·徐盛哲 ·在北方肆意生長 這本書是我關於北方的一個拍攝項目,歷時四年,是「東北以北」和「北疆的詩」的合集。整本書分上下兩個部分,正如扉頁所寫的「在北方肆意生長」以及中間斷開的設計一樣,前半部分是將讀者帶進到北方的節奏裡面,後半部分節奏加快開始肆意生長。在結尾處我用了一張類似於走出「楚門的世界」的寓意來結束本書。我形容這些圖片是浪漫的,孤寂的,夢幻的。尖銳的,柔軟的,白色的。婉轉的,側面的,喻化的。 10 ·黃紫白 ·蔣志偉日記 『蔣志偉日記』講述了一個男人選擇離開的故事。找尋,失望,留戀。書為日記節選部分。 11 ·王晨曦 ·原野 照片是我在美國普羅維登斯拍的,拍的是我學校附近的林肯森林公園,運氣很好當時拍到了雪後的清晨。雪後的普村很美,森林荒涼,冬季的樹木沉默。面對這片陌生的原野,我想起家裡的小山江河,雨後燎原的青苔,城市地鐵裡的人流奔波。我在照片上疊印了一部分水彩的肌理效果,如同我回憶裡的山水河流也漸漸匯入了大西洋的潮水中。回國以後,我和本地玩riso的有趣星球印造合作,輸出了這本小小的手工攝影冊。 12 ·尹子 ·BLACKMOON 這是一篇自我的敘述 13 ·趙增熠 ·沄沄 「沄沄」經常用來被形容水流洶湧的樣子,它同時也形容像流水一樣迅速的消逝。這本書裡包含了很多作者在美國以及中國拍攝的照片。在這兩個國家生活,作者看到的是兩個同樣蓬勃而聒噪的環境。信息的爆炸和碎片化伴隨著公共討論的空間被逐漸壓縮,在這樣的環境下作者時常感到來自周圍人和自己的焦慮與無力感。於是作者在『沄沄』中構造了一個他能夠存放情緒和賦予意義的空間。這組作品對作者來講是私人的,而對於觀眾可以是開放的。 14 ·冀思言 ·RainandFish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RainandFish』(雨與魚),其中大部分照片來自作者在美國西部公路旅行時的創作。作者用詩意的照片編輯方式與文字結合,探索自我情緒和外界風景之間的聯繫,借用旅行途中的經歷創造了一個承載經驗碎片的空間。 15 ·廖澤楷 ·山巒之間 『山巒之間』系列中收錄了自年以來到20年為止,這三年間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拍攝的山林中的場景,其中既記錄著個人對於自然景觀的機械反應,也創造了對山水文化的情感反射,主觀與客觀形態的分離與雜糅,最終匯集在這本書中。我相信每位個體看山都帶有各自的認知和想法,所以這本畫冊沒有添加任何一個多餘的詞彙,並且將其中的順序打亂重構,模糊了時間與空間結構,彷彿這些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景觀重現在單一空間之中,等待發掘。 16 ·徐也婷 ·InvertedNature 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也無法確定地知曉生命的秘密,我們的生命是如何開始,如何繁衍,如何進化。我們之所以很難把握關於生命的定義,是因為生命是一種很難通過描述得到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去定義生命,我們能做的只是把生命的概念和其他的概念進行關聯。 生命是以何種方式存在的?我們該如何和自然對話?自然又是如何通過他們的語言以不同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他們的生命所在的?在拍攝這組作品時,我獲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啓發。語言在很大程度上迫使我們陷入一種有限的敘事中,降低了我們對事物多元化的解讀能力,錯誤的顛倒了事物原本呈現出來的信息。當我們改變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解讀這個世界的視角就會發生改變。 17 ·王雪翰 ·海浪序曲 這本影集冊,不是書承載著作品,而是書為作品本身。它是一本需要觀看者,手動翻閱來共同完成的一本攝影冊。這本影集的每一頁都是由手工破壞後的多個圖像剩餘部分疊加組合而成,通過每次翻閱上下頁的不同順序,來不斷發現和組成新的圖像。在我看來,圖像之間是具有敵對又互補的關係的雙方,有相同出處和歸處,處在那個脆弱而微妙的平衡關係之中。像是海面上漂浮著的泡沫,在自然環境中找不到立足之地,而在現代化進程中又逐漸迷失。自我在這兩者間的相互作用力中被拋來拋去。而我將紙張被破壞後殘留的痕跡視為矛盾的體現。這兩者之間是矛盾的,是彼此拉扯的,而我們就是中間的受力點,是海與陸地之間的白色泡沫,是那個脆弱而微妙的平衡。18 ·朱浚僑 ·集 如其名,它是攝影集,也是記憶的集合,更像是我人生中某場被單獨列出的劇集。 它像是過度覆寫他們的回憶後, 所產生的細膩情感,所產生的浪漫幻想, 所產生的天真憧憬,所產生的現世哀傷。 借用山岸章二的一句評論: 「…這種將自我主義的醜陋顯露或表達出來的做法,簡直是為了逃避艱難的自我克制而做的自我辯護。」 然而,它不僅是一場自我辯護,還是一場對未來充滿虔誠的禱告。 「請賜予我們無限的未來」 19 ·石磊 ·攝影的可能性 以攝影的方式去看世界,看到光影、色彩在鏡頭中不斷變化,就像經歷一次次魔幻之旅。世界溶解成不同的色彩,在光影的變幻中舞蹈、遊戲。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心經』如是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照此來看,光影、色彩的本性是空的,因人的感觸而賦予了它們存在的價值意義。 攝影的可能性,正呼應著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20 ·HAKUCHI ?幻人(點擊購買) 一切衆人都沉迷於真假難辨的微醺感。我們偷襲了浪打在海面之前的間隙,在幻象之中安插了幻象。手中握著「以幻除幻」四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 「無人攝影書店」「無人攝影書店」在HAKUCHI的三週年大展『晨昏雜詠』中首次亮相: 「消解了喧囂擁擠的市集環境,我們在『白盒子』中設置了一個更適合現場閱讀攝影書的、更貼合『展覽』之名的書展區域。我們參考了書店的形態並將之簡化:不設攤位也沒有攤主,只有若干像祭儀石柱般的展台分別擺放著我們精選的攝影書。」 受到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的邀請,HAKUCHI將把升級的「無人攝影書店」帶到6月的「PhoPhoFair」上,作為「PhoPhoX」環節再次展現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特別的攝影展。 HAKUCHI三週年大展『晨昏雜詠』的「無人攝影書店」環節 「SHELL」「SHELL」首先是一則較為直白的譬喻。從封面到封底,一個開闔的自主性隨波逐流的保守系統,連同其間的存在構成了一本書。 「SHELL」的海報主視覺採用的形象是「鏡蛤」的外殼。蛤蜊配合簡單的傳感器就可以組成一個有效的水污染偵測系統,這樣的系統在世界各地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在水污染到達一定程度時,蛤蜊會集體「沈默」(clamup)。以波蘭的此類系統舉例:共計八個的蛤蜊中如果有四個或以上一致緊閉時,系統將向管理者發出水污染警吿。 攝影書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就像各式各樣的貝殼一樣天成於自然中。但被動地,它們的「殼」也在不能自已中或阻隔或開放或半遮半掩。人們是否可以將它們視作某種傳感裝置,藉觸摸它們以感受變化的進程? 我們將挑選20本/套攝影書在「SHELL」進行展示,在HAKUCHI和三影堂特意佈置的沙灘上,邀請你們在夏季一一打開它們。 來源JuliaPekla-『GrubaKa?ka(FatKathy)』 分享會PhoPhoTalk:「SHELL——殼間的圖像」 時間 6月6日14:00-15:00地點 TalkingStage分享人 林伯山張欣徐也婷趙增熠尹相啟「PhoPhoFair」第2屆三影堂PhoPhoFair VIP及媒體預覽 年6月4日17:00-20:00公眾開放 年6月5日11:00-18:00AfterParty18:00-20:00年6月6日11:00-18:00主辦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號A「SHELL」展廳第二展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fz/7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扑向祁团长的华裔面孔,到底是哪国人
- 下一篇文章: 寒潮又来了,这些ldquo续命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