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臭氧层将在2066年修复咱都做过
还记得十几二十年前,臭氧层破坏往往才是咱们最常提及的重大环境问题,而不是什么温室效应。 并且虽然对于对臭氧层空洞的恐惧,在近些年虽然早已从公众的视野中淡去,但科学家从未放松。 而这一切都源自上个世纪末,英国地球物理学家约瑟夫法曼使用气象气球进行研究时,发现南极哈雷湾科学基地上方平流层臭氧层逐渐下降。 而南极臭氧层空洞最大的时候,曾达到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中国的面积,状况一直令人担忧。 上图:年的臭氧空洞毕竟臭氧层 作为地球的“铠甲”,虽然平均厚度只有3毫米,却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保护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臭氧层的破坏,毫无疑问会使过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面,给生命健康带来致命打击。并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造成生态的失衡。 甚至据年1月7日凌晨,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有证据显示,臭氧层破坏还曾引发了地球上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即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有约80%的海洋物种和陆地物种消失。 不过好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臭氧层空洞正在修复。近日,据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发现,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有望在40年内得到修复。 上图:联合国表示臭氧层正在缓慢愈合 这是由一个联合国支持的专家组,在美国气象学会第次年会上所宣布的好消息。报告称,全球平均臭氧量,要到年左右才能恢复到年前的水平。之后到年,北极会恢复正常。而南极洲要到年才能完全稳定。 由此可见,这一事实证明,人类几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么这几十年,咱们都干了什么? 早在年科学家就认为,广泛用于制冷、发胶和其他气溶胶的氯氟烃(CFC)正在消耗臭氧层。 因此在年3月,2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这是第一个关于该问题的国际条约,该公约要求成员国监测臭氧消耗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上图:用于帮助科学家监测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仪器上升到南极上空 最终,美国于年禁止在气雾剂中使用氟氯化碳,并于年批准了该公约。并在一年后,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维也纳协议。 其最初由24个国家,和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现为欧盟)签署,最终得到所有联合国成员国的批准,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环境条约之一。它的目标是在10年内,将CFC和哈龙气体(广泛用于灭火器)的使用量减少一半。 但之后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洞变得更大了,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也发现了一个变薄的区域。 因此在年,“维也纳协议”升级为《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在年底前,终止工业化国家的CFC生产。 富国也同意帮助较贫穷的国家支付遵守该议定书的费用。紧接着就在一年后,中国加入了该协议,印度也紧随中国之后加入。 到年底,欧盟已完全禁止使用CFC,并开始淘汰称为HCFC(氢氯氟烃,用于制冷和空调)的替代气体,该气体不仅会消耗臭氧,还是强大的温室气体。并在当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工业化国家同意到年禁用HCFC。 因此终于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达到了峰值。直到年1月9日,联合国宣布臭氧层有望在四十年内完全恢复。但联合国也警告称,目前有争议的减缓全球变暖的计划,可能会逆转这一成就。 不过总得来说,臭氧行动为气候行动开创了先例。人类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方面的成功,向咱们展示了人类可以在关系到人类存亡的威胁下,联合起来并顺利取得成功。 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环保倡导者,长期以来一直称赞修复臭氧空洞的努力,并认为这是人类最大的生态胜利之一,也为人类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树立了信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jg/11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给排水设计师消防200问
- 下一篇文章: 美专家谈冠状病毒科研圈人员稀少年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