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有的孩子是玫瑰,有的孩子是仙人掌,你不能期待仙人掌有朝一日会变成玫瑰,但他能做最好的仙人掌,做最好的自己。”我想,我的孩子就是那个永远也成为不了玫瑰的“仙人掌”。这个全身是刺的“仙人掌”很难融入集体,在我认为“爱与自由”的教育里,他却变得越来越敏感孤独,使我和先生陷入极大的焦虑。在儿子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前,我曾经非常惶恐,害怕小学老师给他贴标签,或是像幼儿园那样放任不管。为了让他跟上同龄人集体,我忍痛辞职,天天陪伴。幸运的是,我儿子所在的这所公立学校,老师为他这样的孩子融入集体想了很多办法,手把手给他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是堵墙,有了它,我们全家人终于感到安全。

我的儿子小宝今年9岁,是北京某个公立小学的3年级学生。原本我十分信奉西式教育提倡的“爱与自由”,为此特意选了一家蒙特梭利幼儿园,让儿子在那儿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这家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3岁以下的孩子在一个班,3-6岁孩子一个班。我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把他送到了第一个班级,孩子看上去适应得不错。但是刚一转到3-6岁的混龄班,他就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儿子变得排斥幼儿园,总是嚷着不愿意去。

儿子天生的运动能力不强,我当时认为这是他不自信的重要原因。其他孩子去户外上课,他觉得自己跑不好、跳不好,总是在教室里不愿意出去,跟班上的一位老师呆在一起。我儿子是一个规则感比较弱的孩子,别人在上课,他会一个人跑到厕所去玩水。他经常这样,老师便让几个4、5岁的大孩子去厕所管他。后来我才知道,几个大孩子在厕所里好几次打了我儿子,而他作为一个刚刚3岁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带给他很大的心理阴影。但是孩子内心的伤口藏得很深,我们家长直到几年后才从心理治疗师那里得知。等到我家孩子在班上成为大孩子了,他又用粗鲁的方式去对待小孩子。于是从老师那里反馈给我们的信息,越来越负面,我儿子又咬谁了,又与哪位同学发生冲突了,弄得我们焦头烂额。

那时候我们夫妻俩忙着工作挣钱,以为把孩子送进了一个有着国外名校头衔的幼儿园,孩子会成长得很顺利。但是后来回想起来,国内这几年蜂拥而上的所谓国际幼儿园,很多是摘取了西式教育某个方面的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实施时,创办者与老师们都缺乏系统性的科学方法。对于我儿子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淘气难管的孩子,老师缺乏方法,后来基本不怎么管他,只要他在幼儿园不出事就好。结果孩子与集体越来越远,表面上显得特别不服从,内心其实又很缺乏安全感和自信。

儿子这三年幼儿园的经历,让我感受到,“爱与自由”只是教育幼儿的一个方面而已,自由不是绝对的。如果不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不及时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孩子既没有感受到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后来我在国外生活的朋友,等到他们的孩子上学后,也常常向我讲述国外学校的严格规则。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家长,认为自己从小的教育太不自由,因此特别强调给孩子宽松和自由。但是,没有规范的自由,带来的是孩子与人相处的痛苦。

等到儿子5岁多时,我让他上了一个培训机构的学前班。我儿子对于规则的不适应,显得更加突出。学前班的规矩与小学很接近,可是我儿子在教室里根本坐不住,上一会课就往外跑。为此孩子爷爷奶奶特意从老家过来,有一个月的时间专门守在教室门口,孩子跑出来就截住他。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管用,爷爷奶奶也气馁地回老家了。我们一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仿佛掉进了茫茫大海,感到冰冷又惶恐。

这时候学前班老师特意与我长谈了一次。她说我的孩子虽然热爱探索,但是无视纪律,内心敏感,喜欢独来独往。老师非常诚恳忧郁地说,如果我们家长还不及时介入,以后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再想管就管不过来了。

回想起来,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的恳切长谈。虽然她只是一个商业机构的老师,但是对孩子表现出的责任心,比之前那所幼儿园老师还要强。指出一个孩子的问题,指出这个孩子家庭教育里存在的问题,对一个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学前班的老师试图和我们家长一起给孩子建立规则时,我们开始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辞职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和孩子爸爸为了拼事业,工作都非常努力。但是我之前过于信任学校对于孩子教育的作用,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有时候我在给儿子洗澡、整理书包的同时,戴着耳机参加电话会议,电话能一直打到夜里一两点。孩子多次叫我,我也没有办法跟他聊天。当惊觉孩子的问题已经很大时,我最终下定决心,至少这几年全心陪伴孩子,等他走上正轨之后,我再考虑回归职场。

经过我近一年的学前班陪读,儿子改变不少,但比起那些守规矩的孩子,仍有明显差距。我们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进入了小学一年级。对儿子缺乏的规则感以及脆弱的情绪控制力,我是早有准备的,也能预见到他在小学期间会有一段不容易的适应期。可是,当小学开学后,老师的担心、批评如期而至,我还是有些猝不及防。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找我们夫妻俩谈话,说这个孩子我行我素不守纪律,老师批评竟然躺在地上!几天以后,儿子又因为发脾气在楼梯上推同学,险些酿成大祸。就这样,一个星期下来,我有三天都被喊到学校,儿子也迅速成为年级的“名人”。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儿子上学我在家里坐立不安,一看到老师的来电显示我就心惊肉跳,随时做好到学校领他回来的准备。我自己偷偷哭,也当着孩子的面哭,情绪经常失控。盛怒之下我也实施了不少“变态”的惩罚措施,我曾经让刚学会写字的他写了30遍“不要躺地上”,也曾经让他靠墙罚站。简单粗暴换来的是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越来越差。

班主任非常理解我的焦虑,那个时候,某位儿童教育专家正好在学校为新生家长讲课,班主任建议我一定去听听这位老师的讲座,看看如何从家长角度改变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这位老师的讲座很有针对性,上来就直指一年级新生在入学时期容易出现的几大问题——缺乏规划感、没有权威意识、情绪控制力弱。尽管我非常不愿意承认,但我的孩子确实存在几乎所有问题,这也让他成为班上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

我也了解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0到3岁、3到6岁各个成长阶段,孩子没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父母正确的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langl.com/xrzdl/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