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8851.html
疫情实时追踪

截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全国确诊例,疑似病例例,治愈人数例,死亡人数例。从以上数据来看,与前几日相比,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仍以较大数量增加,但值得高兴的事,治愈人数大比例增加,而死亡人数增加速率降低。通过专家的解释,我们也了解到,虽然病例增加数量较大,但出现了不同的人群,治愈率也就不同,但总体上治愈率会呈现上升趋势的,那问题来了,哪几种人较容易治愈或者容易被感染呐,相关的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同年龄人群对疫情的防范特点对比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之间,危重症约占15%,且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人群对本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对于青少年而言,平时少不了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好,身体各主要器官及功能正常,不会出现常见的并发症或后遗症,属于不易感人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儿童等年纪小的人是不易感人群,但并不是不会被感染,只是几率会相对小一些。

新型冠状病毒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措施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针对传染源,我们要做到不食用野生动物;接触禽畜后要洗手;不直接接触病畜、病禽;不加工、食用病死禽畜及未经检疫合格的禽畜肉;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禽畜肉。老年人生活饮食起居往往有陪护协助完成,因此,防范的对象应包括老年人的陪护。

老年人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播者,治愈或隔离该部分人群,是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老年人机体应答减弱,多潜在发病,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需要对有疾病接触史的老年人群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更严格的筛查。新型冠病毒潜伏期可长达14天,对于可疑的对象,密切观察14天有利于排除传播者。

空气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日常面对面说话、打喷嚏、咳嗽都可造成飞沫传播。正确地佩戴口罩是减少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区。无论居家还是工作,要保持定期室内通风的习惯;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时,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如果不小心用手捂住自己口鼻一定要先洗手。打完喷嚏后不要揉眼睛,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打喷嚏的正确方式

最近检测发现,患者粪便可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故未能排除粪口传播的可能,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使用马桶后,注意盖好马桶盖后再冲水,防止气溶胶播散到空气中。

根据易感人群的特点,为减少疾病的发生,除了上面提到的防护措施,专家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建议进食容易消化或帮助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每天摄入合理的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保证充足营养。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睡眠,注意保暖。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充分认识自己,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提高抵抗力。主动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怀疑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的老年人,应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定期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褥疮。

3、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减少焦虑、抑郁等发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zp/1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