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不可怕,预防方法每个人都能学得会
北京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76.html 年终岁末,西安地区出现多例出血热病例的新闻,牵动着大家的心。目前西安报告的这些病例所患的疾病是流行性出血热,学名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主要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市民,对流行性出血热没必要“谈虎色变”。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罪魁祸首”是汉坦病毒 疾控专家介绍,出血热是医学上对一系列由病毒引起的、有发热和出血症状的疾病的统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主要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的汉坦病毒感染导致。 出血热具有三大主要症状,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具体表现包括发热、疼痛(典型“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出血、充血(典型“三红”:面红、颈红、胸潮红)、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典型病例病程通常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个阶段,轻型患者经治疗很快恢复,但若救治不及时,也可能因肾脏功能损害等导致重症甚至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传播,主要通过鼠类传播,带毒的鼠类排泄物(如尿、粪、呕吐物)、血液及其气溶胶等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其他途径侵入人体。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疫源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海拔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疫区往往水资源较为丰富,耐湿性较强的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灭鼠、防鼠是预防关键 我国曾是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流行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全国最高年报告发病数逾10万,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报告病例数约占全球总病例数的80%,陕西、东北三省、山东、河北、湖南等省份发病较高。20世纪80-90年代,上海市南汇、奉贤等地区也曾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改善,鼠间病毒传播和人的接触暴露风险显著降低,我国疫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目前上海流行性出血热整体疫情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仅有零星散发病例报告。 一般来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呈现春季(4-6月)和秋冬季(10月到下一年的1月)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远高于春季。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预防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灭鼠、防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因此,抓好环境治理尤为重要,做好初春和流行开始前一个月的灭鼠工作,多消灭一些越冬母鼠和孕鼠,为全年灭鼠打好基础。 对于个人来说,身处野外工作场所要做好清洁卫生,注意个人防护和饮食卫生,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污染的食品。如果出现高热、三红、三痛等可疑症状,且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应及早就医,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侍佳妮方绮雯朱奕奕 文字编辑:侍佳妮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dl/10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首例电子烟质量纠纷案待开庭刘强东名下公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