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爆发根本原因是燃煤烟气治理的技术和管理缺陷所致”“治理雾霾找对办法就不难”。在年2月2日召开的第三次大气污染精准治理讨论会上,与会嘉宾从科研和技术领域,对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雾霾成因进行了深度探究和解读。

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中国绿发会国际环境基金首席科学家何平为本次会议致辞。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从大气污染治理标准,方法和技术上,把问题说清楚,并形成相关建议提交至有关部门,解决好雾霾问题,避免使其持续成为经济发展、企业正常运行的限制性因素。本次会议由绿会国际环境基金特聘专家赵燕澍博士主持。

作为大气污染精准治理系列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分为专家解析和技术创新探讨两部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周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先后围绕“雾霾大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燃煤烟气治理缺陷”和“大气中氨的来源及对PM2.5和臭氧污染生成的作用”两方面话题进行主题报告,分析当前致霾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周勇认为,-年雾霾爆发和到目前为止雾霾持续处于高位的主要原因是湿法脱硫后排出的白烟气含有巨量细颗粒物,形成雾霾气溶胶的核心,一直没有得到治理,同时,追求过高的脱硝标准致使脱硝过程中的氨排放显著升高,在大气中氨加快气态颗粒物转化成固态颗粒物。王跃思则指出,经过仔细的研究,在雾霾天气,工业氨排放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农业氨排放,氨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需要加以控制。

在创新技术探讨环节,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巍巍基于喷淋换热的烟气余热回收与减排消白一体化技术进行了介绍,怀来蒂吉博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新从清洁燃烧技术角度,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列从高塔造粒尾气高效净化系统角度,北京博源恒升高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王跃发从DDS烟道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角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环保所技术总监徐俊伟从本质环境新思维角度进行了讲解,华东玻璃企业生产副总经理李海军则结合华东某玻璃生产脱硝工况运行情况,对脱硝过程中的氨排放程度进行了介绍。

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在会议总结发言时表示,雾霾问题亟待再把脉,对症下药。从年到现在,绿发会国际环境基金连续三次聚焦雾霾治理进行研讨,结合实践探索和数据分析也已经得出了初步结论,即传统的雾霾治理技术和标准,是存在缺陷的,在传统污染物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治理非传统污染物可能对控制雾霾更有效。职能部门需要转变思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dl/1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