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冠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风险是物体表面
怎样治疗白癜风呢 http://m.39.net/pf/a_6159813.html 据报道,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可能达到物体表面接触传播的上千倍。这一发现有助于加深理解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并为减少病毒传播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那么,什么的气溶胶传播呢?要如何防范呢?一起来了解下~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种: 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气溶胶传播 3.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aerosol)是指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直径在0.~微米之间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系统。就像走在路上明明身边没有人,但是有闻到烟味,这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的气溶胶。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直径约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这就是气溶胶传播。 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有大有小。质量大的飞沫、尘埃很快就会落到地面,而质量小的飞沫核在空气中,几乎不下沉,而且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活性,因此气溶胶可以漂浮至更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其他人如果吸入带有高浓度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就容易被感染。陈纯琪表示这也是气溶胶传播比较隐匿的原因之一。 如何防范气溶胶传播? 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气溶胶传播让人们防范难度增大,但也并非防不胜防。 一些关于气溶胶的问题 01 在户外就能“高枕无忧”,不用担心 气溶胶传播了吗? 在户外并不能“高枕无忧”,山东病例就发生在户外。如果户外没有风,那么气溶胶中的病毒载量也能达到一定的浓度。 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对于病毒更易感,或者像奥密克戎变异株,由于其表面刺突蛋白附着人体细胞能力更强,微量病毒可能就会造成新冠病毒的感染。 “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无论室内还是户外,一定要规范地戴好口罩,特别是在电梯、出租车、办公室等密闭狭小的空间内。” 陈纯琪教授提醒,“口罩可以对颗粒直径较大的气溶胶进行物理隔绝,如果是具备熔喷层的口罩则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小分子气溶胶。” 02 空气中的气溶胶会停在衣服、皮肤 上,造成感染吗? 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03 有疫情的地区,气溶胶会不会飘进自家来, 到底还能不能开窗透气?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有新冠疫情,载有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可能随着空气流动进入室内,导致人员感染。所以,疫情地区杜绝病毒传播,不建议开窗。 节选自:北京日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原标题:《警惕!新冠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风险是物体表面接触的上千倍!如何防范看这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dl/11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钟南山我赞成现在要复课了海峡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