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36994.html

你知道吗,目前全市电缆线路长度已增加到公里,同时全省七成的地下电缆都在合肥,这么多电缆安全该如何保障呢?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本月安徽在合肥首次开展了电缆通道应急救援演练,今后将采用更多新技术如环境监测传感器、气溶胶灭火装置等,推动城市发展,维护百姓生命健康。

安徽电缆通道首次开展应急演练

“地下通道内有人昏迷!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戴好防毒面具准备下井!”近日,在合肥供电公司千伏常青变电站,来自合肥市包河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们发出指令。

这令人紧张的一幕是安徽电网首次开展电缆通道应急救援演练现场。现场模拟在地下通道电缆发生故障后,由于浓烟过大而发生人员被困、继而昏迷。危急时刻,救援队伍立刻向井下投掷压缩空气罐,快速替换新鲜气体;佩戴防坠落安全带和防毒面具下井。与上方人员相互配合,为昏迷人员快速打上安全带,使用滑轮小心将其升至安全地带。

全省超七成地下电缆分布合肥

本次活动是安徽电网首次针对地下电缆通道进行的安全救援演练活动,由合肥供电公司联合包河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进行。通过实战演练,锻炼了电力专业队伍联动能力,提升人员自我保护、安全救援及应急反应能力。

截至今年9月初,合肥城区共有正在运营的35千伏以上电缆线路长度达到公里,布局数量在快速增加。这些电缆排列起来,相当于能沿着公里长的环巢湖大道绕上七圈还多。其中,位于地下的电缆长度就超过了公里,占比超过全省的70%以上。

未来引入气溶胶微型火警装置

由于城市发展对供电安全标准越来越高,合肥围绕电缆建设管理推出了更多的举措。来到地下12米深处裕溪路电缆隧道内,可以看到检测人员正在对地下高压电缆巡检,这是安徽首条千伏电缆专用隧道。

由于裕溪路高架桥延长线走向与合肥东部多条重要供电线路重合,为了进一步提升城东供电安全性,合肥把供电“主动脉”改为电缆入隧道,受天气、外破等外部影响降至最低,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运行质量。

与过去的电缆隧道相比,这条专用隧道设计使用年限年,地下防水、安全等级均为一级,而且美化了城市环境,大大增强了土地利用价值。“在硬件条件与软件运维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一流水平。”相关人士表示。

未来,全市将在更多电缆隧道内布置集通风、排水、照明、环境、视频、局放、光纤测温等于一体的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远程实时监测运行数据。比如,增设环境监测传感器,可以实时对电缆通道内氧气、甲烷气体浓度和温湿度进行检测,一旦超标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开启风机进行换气与降温;引入气溶胶微型火警装置,能够更好地防范火患发生。

记者吴奇通讯员李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com/xrzpz/12110.html